Skip to main content

在小学阶段,父母可以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要求,我都不管的”,也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取得好的成绩,让孩子加班加点的写作业,上课…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方式。

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培养学习习惯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培出一种优秀的品格—自律。

自律意味着你可以自己管理自己,对自己负责任,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到。自律的人可以更聚焦完成事情,情绪上也更加淡定从容。

那相反的,我们身边不自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呢?

一边说要减肥一边抵抗不了奶茶的诱惑?

第二天要考试前一晚通宵复习?

每次到了deadline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有很多事情没做?

玩电脑游戏上瘾?

自律比较差的人,可能总是在匆匆忙忙中焦虑地完成事情,又或者是根本没办法完成。长期以往,这些对他们的能力和自信都是很大的打击。

自律的好品格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重点是过程,而不是只盯着短期的结果,如这期的考试成绩等。有些孩子会坚持做完功课才去玩,但是有些喜欢一边做功课一边玩,甚至熬夜做完。看起来两个结果是一样,但是过程是完全不同的。

小学一二年级

培养专注力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刚开始适应小学生活,要安静地做功课是一项挺大的挑战,通常都会遇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爸爸妈妈要认识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不能期望孩子天生就很自律,自己独立完成功课。父母可以做的是,帮助他们规划功课的时间,订立规则,以及陪在他们身边做功课

收拾东西

教导孩子上学前收拾好自己的功课和所需要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习惯。新加坡小学的老师对家长千叮万嘱“孩子忘带东西了千万不要送来学校”。是的,孩子需要通过这一看似简单的小任务来学习对自己负责任,以及承担后果

认真完成功课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要立好学习的规则,比如“每天回来告诉爸妈有什么功课”,“做完功课再去玩”之类的。功课可以做得慢但是书写要尽量工整,因为“可以方便老师改作业”。从这个习惯,就可以教会孩子对自己功课负责任,以及考虑他人的感受。如果孩子不配合,功课没做完怎么办?那就请自己跟老师交代,后果也是由自己承担

小学三四年级

独立做功课

如果前面两年做得好,到了三四年级应该是轻松一些了。有些孩子可能还是需要父母陪一下,但是我们可以适当地离开15分钟或者是半小时。当孩子需要的时候,爸妈是一直都在的,但是他们需要越来越独立去完成功课了

小学五六年级

懂得解决问题

五六年级的孩子,我们要更多启发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问爸妈,问老师,还可以跟同学交流,或者上谷歌/百度,查字典等等。

时间管理

随着功课量和难度的增加,孩子需要学更好地管理时间。以前可能一天半小时就可以做完功课,但是现在下午有课外活动,晚上或周末还有兴趣班补习班。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时间方面要怎么管理,才可以完成自己的功课。如果连基本的功课都没法完成,一直在赶场子的话,就需要重新考虑孩子的日程安排了。

情绪管理

课业的繁重必然会让孩子感觉到更大的压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规划时间和功课,有助于减缓压力。但是青春前期的孩子还会遇到比如同伴压力,情绪波动,还有备考的压力。除了主动地教导孩子正确看待情绪和压力以外,父母的关注,陪伴和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也在为他们进入青春期打好基础。

以上是需要按阶段培养的学习习惯,无论是哪个阶段,父母都可以争取做到以下几点,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身作则

这个道理最简单却也最难。如果你想孩子爱阅读,自己就要少刷手机。如果你要孩子学会规划,自己就不要整天都在忙乱中度过。家里有整洁的环境,孩子也更愿意学习去收拾东西和整理书包。

陪伴和鼓励

给孩子时间是做父母的责任。教养孩子不是一个任务,不是完成一系列清单上的事情而已。爱孩子就是给孩子时间,尽可能专心地陪伴他。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肯定孩子尤为重要。当孩子做对了,一定要大大地肯定,这样孩子才会重复对的行为,重复多了就会成为习惯

情绪管理

一说到陪孩子做功课家长就会说很难控制自己情绪。这里有些小小的提醒:

1. 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尽量不要在很急很忙乱的时候去辅导。我们也理解双职工家庭,下班后已经很累,还带着很多工作的情绪。如果家长一边想着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又一边辅导功课,孩子做得慢或者做不好时就容易发脾气。爸爸妈妈们可以尝试提前安排好琐碎的事情,告诉自己这两个小时就是要来陪孩子做功课的。

2. 对孩子有合适的期望值。孩子的学习就是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不断重复,需要从错误中学习的。如果家长期望孩子一次就做对,永不犯错,那是不可能的。从重复的错误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学习方式,尽量去了解他的想法,做对了别忘记肯定他,帮助他建立信心。而这一切,都需要父母的时间和耐心。

3. 聚焦在当下和孩子本身。家长很爱孩子,同时也容易产生很多的担心和焦虑。有时候孩子学不好或者重复错误,家长可能就会想到“哎呀,这么笨将来怎么办,考不上大学啦,找不到好工作啦”,无形中这样的焦虑就会传递给孩子。又或者是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感觉自己孩子就是输在了起跑线。想了一大圈后,父母们冷静下来看,孩子可能就是一道数学题做错,或者一个字写得不好而已。聚焦帮助孩子解决当下的问题,看到他跟自己比较有进步,就足够了。

找到对的群体

多与学校老师以及其他家长沟通。家长们要小心自己所在的群体,如果进了一个比较“卷”的群或者经常跟“鸡娃”的家长一起,时间长了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人都是活在一个大环境中的,小视频刷多了都会受影响,更何况是身边经常接触的人和事。该取关就取关,该退群就退群,与价值观相近的家长们在一起互相支持鼓励。

寻找乐趣

越小的孩子学习越是需要点乐趣来驱动。学习当然不可能全部都是很有趣的,孩子也需要学习应对学习枯燥的部分。但是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学习增添一些小乐趣来激励孩子。比如跟孩子玩玩绕口令比赛,做做科学实验,一起看西游记中文卡通片,还可以玩一些数学小游戏等等。

孩子的学习是终身的,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会更自律和更有动力去学习,小学生的家长们把握这珍贵的六年哦。

文章引用【家长学堂小学期第六单元】

Mo, Fei

Author Mo, Fei

More posts by Mo, Fei

Leave a Reply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zh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