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东京奥运会圆满落幕之际,相信许多人仍然对奥运会中出现的种种事迹感到心潮澎湃。是的,奥运精神展现出来的拼搏,公平,友谊,追求更高更远,无异于给现在被疫情笼罩的世界注入了一道光。

在众多话题人物中,飞人苏炳添的经历和训练过程中有很多闪光点可以值得我们去探究。因为在他身上,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成长思维”。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成长思维是怎样帮助他成为自己的“王者”的。

苏飞人每次提到年龄的时候,不免感到一点点焦虑,不止一次地提到“我已经32岁了”。但是,就像他的教练所说的:“32岁不是极限,只是一个数字。”是看你是否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估,重要的是你“想不想跑”。

也许他也可以说我已经到了退役年龄了,不用再那么辛苦了,也已经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了,为什么还要折腾呢?

我们看到他有一个很清晰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代表中国,代表黄种人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运动员”,要突破“9秒85”的成绩。最后他做到了!这个视频是他参赛前的一个访问,我们可以看到他也坦承9秒85确实有点困难,但是他愿意尝试,而且即使失败了也希望能够帮助后来者踩在他的肩膀上继续前进。

为什么我们说他是具有成长思维的运动员,因为在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

他有很明确并且可达成的目标,他没有一来就说自己要拿奥运金牌。

第二

他没有因为年龄限制了自己的发展,而是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估。

第三

他有很优秀的心态,即使面对挑战失败他也不会放弃,而是转换自己的目标去帮助后人。

第四

他有很强的抗压力和健康的自尊,即使孤独也没有想要放弃。

那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成长思维来

帮助我们的孩子呢?

01

大脑像肌肉会成长图片

告诉孩子“大脑像肌肉,遇到错误或挑战会受到刺激,才会成长”。所以鼓励孩子不要怕犯错,错误就是最好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那我们可以向孩子提问:“你是怎么看待犯错的?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会认为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吗?为什么呢?。。。。。。

02

成长思维or固定思维

觉察自己什么情况下是成长思维或固定思维,通过向孩子提问来鼓励思考。当孩子抱怨说这个自己做不到,不行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他们:“你刚才这样想你觉得是成长思维还是固定思维?如果是成长思维应该是怎么想呢?”

03

积极的自我对话

想出更多“我可以”的句子。我们在家长课堂上强调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的自我对话,要帮助他们把消极的转变为积极的自我对话,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帮他们想更多以“我可以”开头的句子。鼓励他们说:“你看,你现在可以用筷子吃饭了,以前你是做不到的。所以,你现在还没有做到的事情,以后也会做到的。”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奥运选手都能这么幸运像苏炳添一样成为虽败犹荣的王者。更多的是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和努力,却没有带回一个奖牌。又或者是,曾经是金牌得主,如今却没有众望所归。

譬如新加坡的游泳健将Schooling,曾经是奥运金牌得主,这次的成绩就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落差。

孩子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我们固然是高兴,但当他没有满足我们期望的时候,我们是否依然表达对他们的接纳和爱呢?我们又怎么样用成长的思维来帮助他们呢?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更多的提问和思考,譬如问问他:

这位哥哥上次拿了奥运金牌,这次没有拿到,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怎么安慰他?

当我们努力过后,还是失败,我们要怎么帮助自己有积极正面的思维?

你觉得可以怎么用成长思维来帮助他或其他没有拿到金牌的选手呢?

总结

成长思维的核心是:重视过程多于结果,过程对了,结果就自然会优秀。

孩子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是受我们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影响而来的。要培养出有成长思维的孩子,首先我们要成为有成长思维的家长。

一个拥有成长思维的家长应该是不断地学习,犯错了也会继续尝试,并且愿意坦诚地与孩子去交流的。通过言传身教,陪伴和支持,引导孩子多思考而不是直接提供解决方案,相信我们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具有抗压力,越勇于去尝试新的事物,拥有健康的自尊。

Mo, Fei

Author Mo, Fei

More posts by Mo, Fei

Leave a Reply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en_US